
看介紹,記者小哥去年6月才被派到北京。還處在每天被中國的高樓和生魚片價格之高給驚訝到的狀態里。這簡介風格,看著很東京電視臺呀。
小哥站在籃球場內,跟東京演播廳展示他身上的“村BA官方籃球服。

貴州村BA的文化衫。

貴州村BA的吉祥物(完成度相當高,被驚艷到了)。

記者小哥去貴州看的是村BA決賽。由于晚上比賽,時間上沒法跟東京演播廳直播,所以貴州比賽那段是錄播視頻。

到了貴州臺盤村,人口僅1200人,居住著中國少數民族苗族。

到了比賽現場,人山人海。

內場邊邊都擠滿了人。

據說球場可容納2萬人。

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開心的笑容。

觀眾席里還有很多身穿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球迷(漂亮妹子更容易吸引鏡頭,這個法則不分國籍)。

大家看球看得非常投入。

記者小哥跟東京演播廳介紹“村BA”的由來:早在1936年就開始了,去年偶然被發到網絡社交平臺上。所有參賽球員都是非職業球員,平時另有工作,或是在上學的農村人。
網友們覺得鄉村籃球有意思,火了。

247個球隊,花兩周時間比賽決勝負。

比賽期間,吸引了許多外地人趕來看“村BA”。附近停車場天天爆滿。

村BA為什么吸引人呢?
看球大叔:可以體會到純粹的籃球魅力。

看球大姐:雖然看不懂,但感受得到熱情,覺得挺有意思。

記者小哥說“村BA”的火爆背后,有大家對那啥足的失望不滿。那啥足成績差就罷了,前任主教練還涉嫌違法了。
這,哪壺不開提哪壺的……

反觀貴州臺盤村的“村BA”,不收門票,也沒廣告。

中場休息,有少數民族表演歌舞。

(就知道會給漂亮妹子特寫鏡頭)

現場氣氛燃爆。

當天“村BA”決出冠亞軍時,已是半夜,但全場熱情不減絲毫。

除了發獎牌,冠亞季軍的獎品是日本人絕對想不到的……
冠軍:烤全豬

亞軍:烤全羊

季軍:烤全雞

冠軍球隊與他們的獎品合影!

記者小哥繼續介紹“村BA”帶來的經濟效應。吸引游客300萬人,創造經濟效果800億日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50%。

而且,不僅有眼前的經濟效應。
附近村子的村干部表示:村BA火了以后,出現并帶動起新的產業。

身穿23號球衣的隊員是一名去年剛畢業的大學生。

23號球衣:畢業后,選擇回家鄉發展。本地經濟還不夠好,希望通過籃球來發展家鄉。

全國各地舉辦“村BA”,今年秋天還將舉行全國總決賽。比賽的同時,舉辦當地文化、農產品展覽等活動,充分展現當地魅力。

東京演播廳的主持人也不禁感慨:通過村BA帶動了新產業,有了新產業,吸引年輕人回家鄉發展,這是良性循環。
主持人可能也是感同身受。日本全國上下面臨嚴峻的高齡少子化問題。在地方城市和鄉村更為嚴峻,產業蕭條,年輕人多涌向大城市,進入負面循環的死胡同。

不可否認,日本媒體在報道中國社會時,總放不下它的有色眼鏡。就像這次的采訪里,出現臺盤村街頭各色商店門口的紅色條幅,這讓他們總要往“紅色”如何如何上揣測。
在西方意識形態體系里,跟它不一樣的制度,就是落后的,不對的。卻不思考,干啥不都得看療效嗎。能讓老百姓脫貧,過上好日子的才是好制度。
不過,這次采訪總體上比較正面向上。
●看到了中國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,樂觀熱情,能歌善舞,跟西方洗腦包大不一樣。
●看到了代表庶民階層的普通中國老百姓,自信大方地侃侃而談。
●看到了奔涌而來的火熱力量,充滿活力與希望。與死氣沉沉的其他國家完全不同。
●看到了中國人的快樂與幽默。
所以說,這類的現地采訪,一個真,可懟外部抹黑的十個假。歡迎認真采訪快樂八卦新聞的外國記者們!
" alt="日本記者采訪貴州“村BA”,連線東京演播廳一起看看什么叫熱情燃爆" width="90" height="59"/>